講起我的的家鄉--陸豐,一連串的特色場景會浮現在我的眼前,其中最具特色的當數我們當地的拜神風俗.
我們絕大多數陸豐本地人是信奉佛教的,相信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人們為人處事都講究個不愧于天地.每逢初一和十五,每家每戶的奶奶或是媽媽都會起個大早,把前一天晚上準備好的水果,我們當地稱為"五青",因為組成"五青"的是五種不同的水果.除了水果之外,還會把準備好的"紙錢"拿出來,所謂"紙錢"實際上是指五顏六色的紙條,這些是用來敬供給各路神仙的.總而言之,在每個月的這兩天,我們當地的各大寺廟都會呈現出一副繁榮昌盛的景象,往來信客絡繹不絕.
打從我記事以來,正月十八的迎神每一年都會舉行一次,這算得上是我們特色民族最盛大的祭神儀式了.正月十八那天,早上準時6點鐘,各大村子的村民會將自己本村的神明金身抬上金色轎子,敲鑼打鼓地出游鎮上的各個地方,每一條街道,每一條巷子,及近到遠的出游.這時,村上理事會每一年都會集資雇傭一些年輕有為的青年人舞龍,耍獅,一些較為大膽的中年人則負責放鞭炮,可別小看放鞭炮,其實任由鞭炮聲在自己的耳邊震一天,可以受得了的人,可是了不起的,偉大的鞭炮專業戶了.
在我看來,其實我們這一代已經不再像我們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那樣那么忠誠地信奉著佛教,但是佛教的精髓一直影響著我們這一代人誠實,善良,樂于助人的品質.也希望我們家鄉這一個獨特的迎神特色能夠一直延續下去,希望它可以朝著更加環保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