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閣(隆阜抬閣)為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隆阜抬閣是屯溪人民具有民間特色的舞蹈,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其淵源大概可以追溯到明清時期,當時徽商鼎盛,民俗活動分外熱鬧,徽州百姓為活躍大小節日氣氛,隆阜抬閣應運而生。古徽州的地方戲曲徽劇歷史悠久,劇目豐富,家喻戶曉,為隆阜抬閣的表演提供了生動的參照,古時隆阜抬閣也被稱作“臺戲”。據清初趙吉士《寄園寄所寄》記載:“明萬歷二十七年(1599年),休寧迎春,共臺戲一百零九座。邑東隆阜戴姓更甚,戲場奇巧壯麗,人馬斗舞亦然?!边@里說的臺戲,就是自宋元以來,流傳于徽州的一種民間藝術——抬閣。尤以戴震故里黎陽隆阜的抬閣最負盛名。隆阜抬閣傳統造型劇目有:《西游記》、《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臺》、《哪咤鬧?!返?,近年又創作了《戴震還鄉》,以紀念一代宗師。這些演出的劇目代表我國傳統“精致文化”、“高雅文化”的一種主要代表,陶冶人們的情操。隆阜抬閣是集歷史故事、神話傳奇于一體,融繪畫、戲曲、彩扎、紙塑、雜技等藝術為一身的民間大型造型舞蹈,充分展示徽州地區民間藝術豐富多彩的態勢,技巧與難度并重,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隆阜抬閣經過幾百年的流傳,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它出演時,既有鑼鼓伴奏,又有小演員們結合所扮演的角色和人物特點做出多種表情,活靈活現。兩者做到珠聯壁合,相得益彰。節目引人入勝,表現形式較為完整。
信息來源: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信息來源: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